(一)完全自主知識產權創新型多功能天然氣水合物鉆采船(大洋鉆探船)初步設計完成
(略)
(二)自主研制國內首套深海井口吸力錨技術裝備并成功應用
該成果由以廣州海洋地質調查局為牽頭單位,中國地質科學院勘探技術研究所宋剛為牽頭人的科研團隊完成。其主要創新點:
1.2019年11月13日,國產深海井口吸力錨在我國南海試驗成功,標志著我國已掌握深海井口吸力錨技術。井口吸力錨既需要較強的承載力,又需要很高的垂直精度,以確保鉆井時鉆桿順利通過。
2.結構方面采用了“上拱下錐”式的筒體結構大大提高了其承載力;監測方面采用了機電雙通道姿態監控系統實現多參數監控;安裝方面采用了步漸間歇式自貫和拖曳連續式負壓貫入工藝實現了高垂直精度。其參數為:直徑Φ6.5m,高12m,重96t,承載力超500t,安裝垂直精度控制在0.17°,技術指標達國際先進水平。
3.實現了井口吸力錨理論和安裝的重大突破,打破了國外技術壟斷,使我國成為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深海井口吸力錨技術裝備的國家。
(三)中國海1:100萬區域地質調查系統性成果集成與洋陸匯聚帶地質理論創新
該成果由以青島海洋地質研究所張勇和廣州海洋地質調查局李學杰共同帶領的科研團隊完成。其主要創新點:
1. 首次基于我國管轄海域1:100萬海洋區域地質調查全覆蓋實測數據,形成了“一圖一庫一報告”整裝成果:編制了海洋地質系列圖件計3類27張;建立了包含758個數據集的海洋地質空間數據庫;編纂了1套“志書”性成果報告。
2.獲得了系列原創性認識:建立了中國海域構造單元劃分新方案,創新性提出“東亞洋-陸匯聚帶多圈層作用”和南!盎『髷U張與左旋剪切”理論模式;厘定了中國海域中-新生代地層格架,實現跨構造單元的地層比對;刻畫了中國海域地形地貌特征,新命名245地理實體并獲國務院批準;創新性提出中國東部海域“陸緣條帶狀”和南!岸嘣喘h帶狀”沉積分異模式;總結了海域成礦成藏規律,引領新領域和新層系礦產資源調查。系統化和理論化的重大成果有效服務于海洋強國戰略,推動了西太平洋邊緣重大基礎科學問題的研究。
(四)我國中生代爬行動物研究取得重大進展
該成果由中國地質調查局武漢地質調查中心的程龍、地質科學院地質所周炫宇、成都地質調查中心安顯銀等組成的科研團隊牽頭完成。其主要創新點:
1.在早三疊世南漳-遠安動物群中新發現兩件卡洛董氏扇槳龍化石,有與現生鴨嘴獸相似的頭骨結構,不僅將鴨嘴獸式的捕食方式提前到早三疊世晚期,而且進一步暗示了海洋生物在早三疊世已經完成復蘇,該研究成果發表在《自然》子刊《科學報告》上,后經CCTV等國內外權威媒體跟蹤報道后,引起了極大的社會效應。
2.在遼西地區九佛堂組中新發現了呂氏努爾哈赤翼龍,其牙齒生長角度為進一步揭示帆翼龍類的進食習慣和食性提供了有力證據。
3.在西藏昌都地區首次發現海拔最高的侏羅系蜥腳類和獸腳類恐龍化石,為蜥腳類恐龍的早期演化和體型大型化生長模式提供了重要證據,對恢復昌都地區侏羅紀時期古生態和古環境具有重要意義。
(五)中國大型鋰礦成礦新機制與找礦新突破
該成果由中國地質科學院礦產資源研究所的王登紅為首的科研團隊牽頭完成。其主要創新點:
1.提出了“多旋回深循環內外生一體化”的鋰礦成礦機制新認識。在該理論的指導下,開展了以甲基卡為示范帶動川西可爾因、九龍等地以鋰為主的硬巖型稀有金屬地質找礦工作并取得突破,其中在甲基卡礦區及外圍探獲Li2O(334)資源量約30萬噸,馬爾康礦田探獲Li2O(334)資源量約13萬噸。
2.在此理論的基礎上拓展了“五層樓+ 地下室”的勘查模型,進而指導川西、幕阜山—九嶺礦集區及中央造山帶的秦巴山區等地在尋找偉晶巖型鋰輝石礦床、花崗巖體型鋰鈹鈮鉭礦床及層控熱液型鈹礦床等方面取得新進展,指出了新方向,打開了稀有金屬找礦的新局面。
(六)七種自然界新礦物獲國際認證
該成果由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研究所 熊發揮、中國地質調查局天津地質調查中心曲凱、中國地質調查局成都地質調查中心任光明、中國地質科學院礦產資源研究所簡偉等科研人員牽頭完成。其主要創新點:
在我國境內鉻、鉑族、稀土和金礦床中發現了七種國際認可的新礦物:經綏礦、志琴礦、巴登珠礦、 太平石、氟欒鋰云母、鉀綠鈣閃石和靈寶礦。這些新礦物的發現提高了我國礦物學基礎研究水平,促進了礦物學學科發展,提升了我國學者在國際礦物學領域的影響力,也對相關礦產的基礎理論研究提供了窗口。
(七)石漠化調查及綜合治理技術創新與應用新突破
該成果由以中國地質科學院巖溶地質研究所羅為群為首的科研團隊牽頭完成。主要創新點:
1.系統查明中國石漠化面積6期變化規律,創新石漠化綜合治理關鍵技術,集成石漠化綜合治理“果化模式”等3種可復制、可推廣模式及其關鍵技術體系,獲批國家標準立項3項。
2.建立示范區6個,成果在西南60多個縣推廣應用,指導300多個縣石漠化治理工程,形成赤蒼藤、火龍果、樹仔菜、黃花梨以及巖溶景觀生態旅游等系列生態產業,累計間接經濟效益500億元,帶動20萬人脫貧致富,受益1000多萬人,培訓技術人員3萬人次。
3.編制石漠化相關成果報告3部,獲陸昊部長批示2次,科學技術部以石漠化生態修復成果編制科技部簡報報送中央,人民日報、中央電視臺等73家媒體報道成果。培養省部級人才3名,獲省部級二等獎1項。
(八)首套3000米級輕便型聲學深拖探測系統研發成功
該成果由以青島海洋地質研究所趙鐵虎為首的科研團隊牽頭完成,是我國首套適用于3000米水深集測深、側掃、淺地層剖面探測功能為一體的海洋地球物理調查裝備。其主要創新點:
1. 創新深拖系統結構設計和PHINS+DVL+USBL組合航位推算/水聲定位算法,首創拖體姿態舵機調節機構,拖體重量輕、結構緊湊、搭載空間大、定位精度高、作業靈活、姿態穩定,獲得3項國家發明專利。
2.可在3000米以淺水下長時間連續開展高精度地形地貌及淺地層結構以及物化參數探測,適用于海底淺表層水合物、熱液硫化物等資源調查及特定目標搜索。
3. 技術指標已通過湖試及海試驗證,達到國內領先、國際先進水平,在天然氣水合物賦存區完成了應用試驗,取得良好探測效果。
(九)國內首套小型化高精度ZAG-E型冷原子絕對重力儀研制成功并應用
該成果由中國自然航空物探遙感中心與浙江工業大學聯合完成,主要完成人員林強、周堅鑫等。其主要創新點:
1.經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檢測,儀器測量精度為10μGal;經第三方鑒定,各項技術指標均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2.ZAG-E型冷原子重力儀的成功研制,突破了長期以來的國外技術壟斷,為地質調查提供了新手段,實現了國產冷原子絕對重力測量設備從無到有的突破。
3.該型儀器是國內首個得到國家權威機構檢驗認證的高精度絕對重力儀,今后將在地質調查、地震監測與預報、地殼運動及地球動力學研究、地球物理測量和軍事應用等相關領域發揮不可或缺的作用。
(十)地質調查“在線化”系統研發成功并全面應用
該成果由以中國地質調查局發展研究中心的李豐丹、霍志彬、楊旭東為首的科研團隊牽頭完成。其主要創新如下:
1.地質調查項目在線化是地質云、智能化和大數據“三位一體”建設的重要基礎。構建項目云上工作環境,初步實現地質調查數據的在線化采集、匯聚、存儲、管理、處理與應用,支撐地質調查項目全流程在線化工作和研究,基本形成“云+端”現代化地質調查工作模式。
2.在線化平臺融合地質云各類資源,地質云在地質調查工作中的作用越發突顯;在線化協同工作機制支撐調查過程數據的動態匯集與管理,為地質大數據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和共享奠定基礎。
3.智能地質調查技術手段有效服務于二級項目“在線化”,推動智能化技術落地應用。野外采集從“單兵”提升為地質云“端”,提升了野外調查的工作效率和質量;诖髷祿闹悄芄芾矸治雠c決策支持模塊支撐業務管理全過程。
4.目前,地質調查項目“在線化”平臺已全面應用于2019年正在開展的地質調查二級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