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然氣水合物勘查與試采工作取得重大進展
海域天然氣水合物試采試氣點火
該成果由中國地質調查局廣州海洋地質調查局葉建良牽頭,中國石油集團海洋工程有限公司、中國地質科學院勘探技術研究所、北京大學等科技攻關團隊參與完成。該成果為我國海域天然氣水合物第二輪試采實施做好了充分的理論與技術準備。其主要創新點:
1. 在第一輪試采理論創新的基礎上,不斷深化研究,完善豐富了“系統成藏”和“三相控制”理論,為第二輪試采井位確定、工程實施、環境保護等提供了全方位的理論支撐。
2. 攻克形成水平井試采技術裝備體系,自主研發相關技術裝備達到國際領先水平,部分技術裝備打破國外壟斷;自主開發了天然氣水合物產能模擬與調控系統及流動保障軟件,為試采提供了重要技術保障。
3. 以“防控為主、監測并重”的理念,自主創新形成覆蓋試采全過程的環境風險防控技術體系,建立了范圍更大、手段更多、精度更高的大氣、水體、海底、井下“四位一體”環境監測體系。
4. 形成了一支涵蓋地質、模擬、技術工藝及裝備研發等學科、專業,涉及70余家科研院所、生產單位近千人的試采團隊。
(二)松遼盆地陸相頁巖油調查取得重大突破
油氣資源調查中心吉頁油1HF井超臨界二氧化碳壓裂
該成果由以中國地質調查局沈陽地質調查中心楊建國、油氣資源調查中心徐興友為首的科研團隊共同牽頭完成。其主要創新點:
1.松遼盆地北部松頁油1HF井獲得日產14.37方工業油流;松頁油2HF井獲得日產10.06方工業油流;松遼盆地南部吉頁油1HF井獲得日產16.4方的工業油流。
2.創新形成松遼盆地頁巖油富集規律新認識,建立了目標優選綜合評價體系,為相同類型頁巖油調查提供借鑒。
3.創新形成了水平井鉆探和壓裂試油兩項陸相頁巖油關鍵工程技術,應用效果顯著。
4.按“三位一體”評價松遼盆地青山口組一段頁巖油資源量,證實巨大頁巖油開發前景。
5.調查成果為松遼盆地頁巖油勘查提供示范,三口井移交油田公司進行試采,引領松遼盆地頁巖油勘探開發。
(三)二連盆地陸海地區砂巖型鈾礦調查實現重大突破
該成果由以中國地質調查局天津地質調查中心司馬獻章為首的科研團隊牽頭完成。其主要創新點:
1.提交特大型砂巖型鈾礦1處,礦體埋藏淺,礦石滲透性好,易于地浸開發,環境影響小,勘查開發成本低。
2.創新了砂巖型鈾礦成礦理論認識,提出了適合我國陸相盆地的“構造-油水界面-古河谷控礦”成礦新模式,為鈾礦找礦靶區圈定和鉆探工程布置提供了充分的科學依據。
3.形成了較為完善的找礦技術方法體系。針對氡氣測量數據采集和異常解釋存在的難題,創新應用氡氣-伽瑪測量技術方法組合,結合重力-航磁-放射性測量等綜合信息,快速發現并圈定礦體,大幅提升了找礦效率,全區鉆孔見礦率高達80%。
4.將理論和技術推廣應用于二連盆地西部、準噶爾盆地南部和柴達木盆地西部等地區,均取得了良好的找礦效果。
(四)我國首眼干熱巖試驗開發井(青海共和盆地)完井并成功試壓裂
青海共和盆地干熱巖鉆井現場
該成果由中國地質調查局水文地質環境地質部組織中國地質調查局水文地質環境地質調查中心、中國地質科學院等單位實施完成,牽頭完成人張二勇。主要創新點:
1.完成國內首眼干熱巖試驗開發井施工,成功試驗應用快速鉆進施工工藝,探索形成高溫硬巖高效鉆進技術工藝,初步建立國內首個干熱巖井測井技術體系。
2.完成國內首例干熱巖試驗開發井試壓裂,形成干熱巖造儲機理新認識和造儲新工藝。
3.創新干熱巖壓裂綜合監測技術,建成干熱巖壓裂裂縫實時微震監測系統,研究形成干熱巖壓裂微震、電磁法聯合監測技術。
4.通過地面調查、物探、鉆探、測井、地球化學分析、構造演化研究等手段,研究提出了共和盆地干熱巖熱源機制與成因模式。
(五)深部地熱探測與動態評價服務雄安新區地熱規劃開發取得顯著成效
雄安新區南北向地質剖面圖
該成果由以中國地質科學院水文地質環境地質研究所王貴玲為首的科研團隊牽頭完成。其主要創新點:
1.提出“克拉通破壞+淺部古潛山三元聚熱”理論,構建了雄安新區深部三維熱儲空間結構,闡釋了古潛山的聚熱成儲特征及其對局部熱異常的影響機制;诖死碚撛谛郯残聟^實現多處地熱勘探突破,鉆獲華北地區產能最大地熱井。
2.突破以靜態儲量為基礎的地熱資源評價方法限制,提出考慮熱流補給的采灌均衡條件下地熱資源動態評價技術,明確了雄安新區采灌均衡的標準,地熱資源勘查報告為新區首個全面施工的容東片區規劃提供了支撐,有效服務雄安新區地熱開發利用規劃的編制。
3.全面支撐雄安新區地熱資源可持續開發。在新區范圍內探獲高于莊組深部熱儲第二空間,評價了熱儲的開發潛力,為新區地熱可持續開發提供了穩定的后備資源保障。
(六)探索完成全國、長江經濟帶、重慶等不同層級資源環境承載能力和國土空間開發適宜性評價并有力支撐國土空間規劃
長江經濟帶“雙評價”圖集成果樣式
全國“雙評價”圖集成果樣式
該成果由中國地質調查局水文地質環境地質部組織中國地質環境監測院等單位實施完成,牽頭完成人石菊松、樂琪浪。其主要創新點:
1.完成全國、長江經濟帶、黃河流域和重慶等不同層級“雙評價”試點,初步建立了資源環境承載能力和國土空間開發適宜性評價技術方法,提出了優化調整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格局的規劃建議。
2.奠定了中國地質調查局在“雙評價”支撐國土空間規劃中的重要地位,也為全國地勘行業轉型發展提供新路徑。
3.基于地質云搭建了“雙評價”信息系統,初步實現了在線評價,有效提高了“雙評價”工作信息化水平。
4.先后承擔和參與福建、西藏、遼寧、重慶、安徽、承德、大連、錦州、臨沂、廣安、寧德、榆林等省市“雙評價”工作,初步打開了地質調查支撐服務國土空間規劃工作局面。
(七)地質工作服務海南、福建、承德生態文明建設取得重大創新
該成果由中國地質調查局主導,中國地質環境監測院、武漢地質調查中心、南京地質調查中心等單位組織實施完成,牽頭完成人郝愛兵。其主要創新點:
1. 以福建省和承德市為例,建立了適用的“雙評價”方法和指標體系,編制完成“雙評價”報告和圖集,為省級和市級國土空間規劃和用途管制提供有力支撐。
2. 探索開展地質資源環境與其它自然資源和歷史人文等要素綜合評價,為流域生態保護與產業發展、地質文化村(鎮)建設提供了地球系統科學方案。
3. 初步構建了“三位一體”的自然資源綜合調查技術方法,形成服務生態文明建設的“承德模式”和基于地質成因規律的福建長汀水土流失治理模式。
4. 以承德市和宜昌市為例,首次分析了地質建造對農業和生態格局的控制作用,為特色農業發展和生態保護格局優化提供了科學依據。
5. 首次實現陸海一體化地下空間探測與評價,為海南省?谑薪瓥|新區規劃建設提供了有力支撐。
(八)長江經濟帶頁巖氣資源潛力評價基本完成
該成果由以中國地質調查局油氣資源調查中心的郭天旭為首的科研團隊牽頭完成。其主要創新點:
1.創新建立“頁巖氣分級分類資源評價技術方法與參數體系”,在長江經濟帶優選頁巖氣遠景區131個和有利區120個。
2.首次在長江經濟帶開展了地質條件、技術經濟、生態環境“三位一體”頁巖氣資源綜合評價,對國家生態要求禁止開發區內外資源進行了評價,采用勘探開發全成本法對頁巖氣資源進行了經濟性分析。
3.成果通過中國地質調查局組織的鑒定,戴金星、李廷棟院士等11位專家認為成果報告基礎資料豐富、研究工作扎實、參數選取合理、技術方法得當、評價成果可信,“三位一體”綜合評價實現了資源調查、科技創新與綠色生態發展的深度融合,對服務長江經濟帶建設和脫貧攻堅國家戰略具有重要意義,是一項具有前瞻性和導向性的重大成果,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九)新疆博格達山前帶新區新層系油氣調查實現重大突破
該成果由以中國地質調查局油氣資源調查中心的高永進、周新桂為首的科研團隊牽頭完成。其主要創新點:
1.首次在博格達山前帶二疊系蘆草溝組鉆獲高成熟度優質烴源巖,首次在準噶爾盆地南緣發現了二疊系和三疊系氣藏,并獲工業氣流,實現2個層系油氣調查重大突破。
2.建立了博格達山前帶“深層源儲一體、連片分布,淺層構造-巖性為主、局部富集”的復式油氣成藏模式,揭示了山前帶“多層系、多類型、有序分布”的規律,系統評價二疊系油氣地質資源量達14.76億噸,勘查開發前景可觀。
3. 業內專家認為該成果是我國北方新區新層系新領域油氣調查的一項重大戰略性突破,拓展了準噶爾盆地天然氣勘探開發前景,地質理論研究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充分體現了國家公益性油氣調查工作的基礎性、戰略性和前瞻性,示范引領作用顯著。
(十)國家級地質災害防治信息系統與30個。▍^、市)實現互聯互通與數據共享
國家級地質災害防治信息系統互聯互通現狀圖
該成果由以中國地質環境監測院李媛為首的科研團隊牽頭完成。其主要創新點:
1.建立自然資源部和中國地質調查局協調領導,省級自然資源廳支持,環境監測院牽頭,30個省級環境監測總站共同參加的地質災害防治工作新模式,推動1+31的局。ㄔ赫荆┖献鳈C制建設。
2.創新異地、異主、異構分布式地質災害數據庫共享集成技術。①建立了基于專網和互聯網+VPN的地質災害數據雙通道傳輸模式,保障數據連續、穩定、安全傳輸;②設立省級和國家級前置庫,采用觸發器技術實現地質災害數據動態增量更新,利用ETL等中間件技術實現多源異構數據快速抽取、清洗、變換和集成。
3.首次建立地質災害數據動態更新質量評價系統,對數據傳輸通道狀態、更新內容、更新頻率等進行實時定量評價,并納入國家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管理體系。
4.完善全國地質災害防治信息化建設技術標準,規范調查評價、群測群防、專業監測、工程治理和搬遷避讓等地質災害防治數據庫建設要求,示范引領省級地質災害數據庫和信息系統建設。